巴菲特卸任,一个时代结束了
专题:2025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中美投资人酒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投资是一场自决机制,每个人都需要找寻适合自己的叙事结构和投资逻辑。
六十年一甲子,巴菲特用常识演化出传奇。
5月3日,2025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如过往一样,迎来无数追随者和取经者。这次会议与过往最大的不同,是巴菲特宣布将于年底交棒阿贝尔,伯克希尔哈撒韦届时将迎来新的掌舵人。尽管巴菲特并非裸退,而是继续留在公司扶一程,但新的开始已然启程。
六十年来,巴菲特的成功在于其用变与不变构建了一个影响市场投资标准的支持性投资框架,其绝妙之处就是用价值投资的信念虚构了一个叙事结构,成为投资信念和标准的制定者,让主流投资者成为其价值投资标准的笃定者。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价值投资亦然。很多人用显微镜、放大器来填充巴菲特的每一句话,矢志于寻找巴菲特构建的价值投资的真谛,但又难免自茧于刻舟求剑中。这是因为价值投资并没有一个可定量的客观标准,投资本质上是探索投资者对经济社会的认知框架,巴菲特的真正成功是将自身的认知框架,变成更多市场投资者追随的解释框架,没有什么比这更成功的了。
当前世界很难找到第二个基于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成功投资者,因为市场投资的本质是交易判断分歧,而非交易市场共识。若基于独立思考,任何投资者对价值投资的理解,不可能与其他人完全一致,因为一旦价值评判趋同,市场交易自然进入低频,而低频交易意味着市场对风险发现和风险定价缺乏足够的敏感适应能力。
巴菲特用长期业绩彰显了其投资大师的能力。这种能力,巴菲特在这场股东大会上提供了一个值得重视的例证:库克为伯克希尔创造的财富,比巴菲特自己为伯克希尔创造的财富多得多。这一调侃,反映价值投资的真核是变,是捕捉时代之变。
曾经远离科技股的巴菲特,凭借投资苹果保持不败业绩。这也深刻解释了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遵循的一个原则:变的是认知的进化,不变的是不能超越认知进行投资。即通过持续的跟踪学习不断推动自身认知的进化,以提升自身对经济社会变迁的敏感适应能力,不断拓宽自身认知的可能性边界,从而在认知进化的变中,坚守不投资超越自身认知的领域之不变。
投资本质上是用确定性的认知框架和逻辑,去度量和博弈市场的风险概率分布,并通过持续学习拓宽自身的认知可能性边界,有效识别市场的信息和噪声,而将影响判断的噪声剔除。如此,投资才能真正拨云见日,并有效管控自身的风险敞口。如果说巴菲特投资苹果是其认知上的精进,那么近十年来的长期持有,则是一种坚持长期主义的降噪过程。若没有将苹果公司融入其认知框架,嵌入其底层投资逻辑,长期主义就是无法持久的煎熬。
显然,市场的信心并非源于是否坚持价值投资,是否愿意长期投资,做耐心资本等,而是如何定义自己能坚守的价值投资,找寻到一个在自身认知范围之内的价值投资理念。
这就要求投资者笃定一个变与不变的支持性信念,即坚守不投资超越自身认知的领域,并不断通过学习精进自身认知,拓宽自身认知的可能性边界,降低市场噪声对投资决策的干扰。必须明晰的是,许多投资亏损,短期投机炒作,拿不住有价值的投资标的等,本质都是投资超越了自身认知,无法有效量化和缓释市场价格变动风险。
对监管部门而言,比引导投资者做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更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公平投资环境,真正通过缓解公共外部性的制度创新,减少不必要的监管,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定价效率,为投资者自主投资抉择提供公平有效的自由竞争环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巴菲特六十多年的成功投资经验揭示,价值投资信念的内核就是如何搭建起一个市场容易接受、容易传播和容易产生共鸣的投资叙事逻辑。唯有打造好自身的投资叙事结构和投资逻辑,才能提高投资者对市场噪声的防御能力,激励人们不断拓宽认知的可能性边界,也提醒投资者止步于自身认知之外。
巴菲特年底卸任的一个标志性意义,就是向市场输出投资标准的大师时代已结束,一个讲好各自投资故事和叙事结构的个体觉醒时代正在开启。4月美股散户和共同基金成功抄底表明,投资是一场自决机制,每个人都需要找寻适合自己的叙事结构和投资逻辑。
最新评论